从生存困境看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改革
随着网络出版、电子书和其他多媒体的出版及各种电子媒体的普及,书刊印刷企业进入狭窄的生存空间,印刷工价持续走低当前某些业内人士惊呼“印刷进入微利时代”。
尤其是国家书刊印刷企业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想发展书刊印刷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小的可怜同时面临资金匾乏;若不发展企业又进入机器设备陈旧、技术实力下降、人员成本高、生产经营困难的局面。
面临印刷国企生存危机的同时有趣的现象出现了:近几年来国内购置进口印刷机的比例在增长、各种上马的印刷企业比比皆是、不懂印刷的业外人士纷纷投资印刷业。更有消息说《新财富》对中国的暴利行业排名时将印刷业排在第八位理由是在印刷业如此低的管理水平下企业仍然活得很好.说明有足够的利润支撑企业生存。这值得人们深思,尤其值得国企印刷业者思考。
笔者认为.所谓“印刷微利”是指传统印刷领域的利润空间近年来持续走低但从各种迹象表明整体印刷市场空间仍然是巨大的.印刷还不并完全是进入微利时代。
国企生存危机的原因
为什么国企生存危机重重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国企自身没有竞争机制
国企中普遍存在市场营销手段落后或无营销手段,一味“等、靠、要”的计划经济下的遗风犹存。在国企印刷中往往存在大活来千不了.小活不愿意千的现象。也存在固定期刊来了,零活接不了干完期刊,机器又闲置的现象。随着韦刊印刷从业门槛的降低小型私营、合营印刷企业剧增书刊印刷市场形成“僧多粥少”的竞争格局,大多数国企多年来形成的管理机制无法适应当前的竞争。
2.国企内部管理机构臃肿,职能重复,管理人员与企业一线人员比例不协调
国企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工资平均分配,制度很细管理却不严不细。无论从决策领导还是普通职工在这种环境中都抱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的心态。印刷企业通过IS09000。认证的不在少数,其比例超过中等发达国家实际上IS09000做完了也就结束了,只是继承了很少一部分的做法和标准很多方面还只是停留于做表面文章。把IS09000认证作为立足于印刷行业的一张凭证的国企老总不占少数。国内印刷企业中利用9000认证搞好管理的有但凤毛麟角。对于这一点让笔者想到管理学上的基本公式PDCA,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mend(修改)。企业管理中往往存在这种现象.做事之前没有详细的计划之后没有检查,修改等,有时对某些事情有检查但对查出的问题往往是不了了之。
很多人认为搞这种认证没用,其实不是人家的管理方法没用而我们根本就没有认真按照这套管理方法行事。管理体系与实际是脱节的当然没效果。
3.国家体制决定了国企运作方式死板.很多方面没有自主权
国企改革已经10多年了还在路上。改革把企业效益改出来的,不乏有成功的例子.但不成功的也不乏实例。笔者认为其实改来改去目的就一个,那就是企业经营目标的回归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让企业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打破现有僵化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机制
因为大家都认识到目前的体制不适应当前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需要。在现在国企改革中.改制后的企业性质可能是国家控股、中外合资、私营企业,或者是企业职工自行买断的企业。但无论形式是什么企业必须轻装上阵.人员重组。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行之有效具有竞争能力的激励机制。
企业的重组应该走组合战略,组织合作伙伴,让产品结构多元化
印刷要真正从传统落后的行业变成现代化的服务行业,不能只依靠资金投入与设备更新。
企业着眼点应该是:
1.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位是否具有强有力的竞争能力。
2.企业的产品定位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有印刷市场的需求。
企业要致力干人才培养
要提高本企业职工的学习能力,大面积地培养高端人才企业需要建立基础培训体系和反馈测试制度。要求每位职工做到坚持学习,从制度上保证每人有学习的意愿同时建立反馈制度.阶段性测试、绩效考核等保证学习的效果。把每一位职工的工作绩效与经济挂钩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创建成学习型企业将学习进行到底.企业才不会倒。因为一个真正好的、有竞争力的企业依靠的是企业良好的职工队伍和谐的团队精神。只有那些具有随市场应变能力的企业才会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始终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改革需要务实精神国企改革必须根据每个企业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调查与思考条件成熟后再行动不可搞“一刀切”。因为国家书刊印刷企业处于经济低谷期改得好不好关系到国企中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进一步稳定与发展。我们都殷切希望通讨改革使印刷国企再一次走向昔日的辉煌。